新闻|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
地方亮点频道>> 要闻

救下最后一个!

2021-07-29 09:12:53 来源:人民政协网 我有话说
0

  “豫”你同行 共渡“南”关

  救下最后一个!

  人民政协报融媒体记者 解艳华 杨岚 王亦凡 徐康辉

  “我们救了一个村民三次,第一次来巡村救人,有他;第二次敲门,还有他;第三次,又是他。”新乡卫辉市是这次河南暴雨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全域被淹,受灾人数达到几十万。而上乐村镇作为泄洪区,在泄洪保市过程中,直接导致33个村庄受灾。由于政府大楼被淹,卫辉市政协副主席侯振云和其他几位党委、政府的干部把办公室搬到了后河镇政府,每天带队下村镇开展救援。

  说起这几天的救援经历,侯振云讲述了这起三救村民的“趣事”。

  27日早上6点,侯振云已经洗漱完毕,打电话联系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付小彬,市委常委、纪委监委主任葛林,副市长孙建明等同事,一起沟通当天的救援计划。几个人边收拾东西边说话,都有点单田芳的“味道”——因为说话太多,声音变得格外沙哑,孙建明说话嗓门大,侯振云劝他:“你省点嗓子吧。”

  6点半,大家收拾妥当,再次向上乐村镇进发。“昨天去救援时,有6个宿州救援队的人员留在了村里,还有20多个村民在坚守,我们得把所有人救出来,争取一个不落下。”说起今天的救援目标,侯振云告诉记者。

  到了集合地点,6位救援人员已经被东板坡的两个村民用拖拉机送到镇上,他们着急回去执行台风“烟花”的救援任务。送走外地救援,侯振云和几个干部开始研讨救援方案。原来救援并没那么简单,被救人员分散在曲律村和小河村,除了几个青壮年,大多是上了岁数的,还有一个全身瘫痪的77岁老人;路窄水深,大车过不去,路宽只有4米,而铲车的宽度正好也是4米,稍有不慎,就有陷入淤泥的困境。

  怎么救?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直升机太麻烦,铲车直接进去不安全,最后达成共识:请专业救援队带皮划艇进村,再用铲车和大卡车在安全地带集结向村外运人。期间,大家不停打电话联系救援队,协调担架,由于信号不畅,又调来几部对讲机……万事备齐,终于在8点10分,侯振云和葛林跨进铲斗,向东板坡村进发。

  上乐村镇当天的水位比前一天明显增高,由于水深,路上的白色印记时隐时现,两人在铲斗里时刻关注铲车的行车方向,并向后方的司机比画手势示意向左或向右。四五公里的路,足足走了半个多小时,侯振云说,单这几天,他已经进村七八趟了,全镇2.8万人,基本全部转移,今天是攻克“最后的堡垒”时刻。

  沿途,不时有鸭子和鹅在水面上游来游去,还有被大水冲出来的几头猪,“庄稼被淹了,家也被淹,穷家富路,老百姓舍不得自己的家,我们把他救出去,他又冒险跑回来,心里想的是自家的猪和粮食,这是他们的全部。”他指的是那个被救三次的村民。

  临近曲律村的堤坝口,被困村民陆续被送上皮划艇,侯振云和来自许昌的消防人员,连拉带拽,来来回回用了四五趟,才把所有村民都送到铲车上,最后一个是那个瘫痪老人,侯振云指挥几个青壮年把老人抱上担架,让儿媳陪着上了皮划艇,他这才松了最后一口气:“最后一个人。”

  下午,侯振云给记者发来一张挽着裤腿坐在砖头上吃盒饭的照片,并附上一段话:“看到那么多人放弃家园,背井离乡,甚至无家可归,作为干部,(我们)深感内疚,这是我们工作做得不好,愧对百姓,但愿灾害不再发生,但愿百姓安居乐业。”

[责任编辑:丛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