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
地方亮点频道>> 全国政协

“夕阳人生”何处安放?

2021-07-27 16:15:18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有话说
0

    本报记者 包松娅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善养”,26日,在全国政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专题协商会上,委员们就如何应对日益加剧的老龄化浪潮畅所欲言,期盼每一位老人都能“晚景如春”。

    “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步伐加快,但与教育、医疗等民生工作相比,养老服务工作尚没有形成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发展体系。”张红文委员认为,首要的是应该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整合政策、机制、资金、保险等资源,建立起强有力的支持体系。

    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这是当下不少老年人的两难选择。根据胡卫委员的调研发现,90%以上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但居家养老支持政策缺位,且居家适老化改造水平不高,使得家庭无法成为老年人自在舒心的养老港湾。”

    怎么办?胡卫提出,要通过给子女时间、减轻亲属照料者负担,为居家养老创造条件,建立健全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标准等方式,让广大老年人有品质、有尊严地安度晚年。

    同样是回应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所期所盼,陈星莺委员专门介绍了江苏“家庭养老床位”这一新兴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家庭养老床位就是打破了传统服务场域限制,将专业化的机构服务‘搬’到老年人家中。”陈星莺建议,尽快制定家庭养老床位设置运营标准,构建综合监管机制,完善医保支持,为老年人获得安全规范、普惠可及的家庭病床服务提供保障。

    “围绕居家养老这一主流养老方式,我们还可以推进医养结合向社区居家延伸。”舒晓琴委员呼吁,建设以社区为依托的“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功能,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充分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

    在对养老问题的深入探讨中,委员们还留意到,在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农村老龄人口比城镇高出近8个百分点。随着农村空心化、空巢化的加剧,2010年农村空巢老人比例已经高达45.6%,城乡老龄化倒置成为我国老龄化不容忽视的突出特点,养老服务供需错位,使得大量农村老人游离于照料服务体系之外。

    “首先要对农村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出研判,加强顶层设计,编制农村养老发展中长期规划。”印红委员在建议中表示,应建立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的养老服务供给制度,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建设,稳定农村养老服务队伍。

    在左定超委员看来,农村养老服务仍要以居家养老为重点。“要以居家养老为重点构建普惠型全覆盖的农村养老体系,依托乡镇卫生院,合理布局康养结合的集中养老机构,同时广泛组织各方力量参与农村养老。”左定超说。

    一个社会对待老人的态度,某种意义上体现的是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文明不仅体现在硬件上,更多应该体现在“软环境”上。正如致公党中央提出的,“我们更为需要的是在全社会唤醒以及强化孝亲敬老意识,营造关心关怀、尊敬爱护老年人的社会氛围,让老人们真正从人与人交往中感受到社会的善意。”

[责任编辑: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