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图片库
地方亮点频道>> 要闻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2021-07-21 09:39:48 来源:人民政协网 我有话说
0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与政协委员同访马迭尔宾馆

  本报记者 白杨 胡京春

  “马迭尔宾馆有着强大的‘磁场’。无论春夏秋冬,门口总是聚集着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欣莉走在中央大街的面包砖上,向记者介绍着。

  其实,七十多年前,哈尔滨作为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磁场”更是超乎想象,这里明朗的天空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有着炙热情怀的爱国民主人士不顾艰难险阻来到解放区,零距离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东北的新气象,和中共代表共同协商筹备新政协、孕育新中国。

  “磁场”的中心,正是这座“风流百年”的马迭尔宾馆。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1948年9月29日,沈钧儒、谭平山、蔡廷锴、章伯钧,作为积极响应“五一口号”第一批由香港北上解放区的爱国民主人士,到达哈尔滨。中共中央东北局负责人高岗、陈云在火车站热烈欢迎。

  此时的哈尔滨已经解放两年多,是中共中央东北局所在地,各项建设工作有序进行,交通状况良好。“把新政协筹备会议地址选在这里,天时、地利、人和。”对这段历史颇有研究的哈尔滨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原副主任张军告诉记者。

  东北局把这批远道而来的贵客安顿在当时条件最好的马迭尔宾馆。这些民主人士下榻的房间依旧保留着原初的模样,深红色的厚重木门上挂着黄铜铭牌“213,爱国民主人士谭平山先生1948年10月曾下榻于此房间”……

  在马迭尔宾馆,几位民主人士开启和中共的“亲密接触”时光。

  就在这几位民主人士准备北上的时候,1948年8月初,时任中国劳动协会理事长、民革中央常委的朱学范在哈尔滨举行的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上提出,由中国共产党负责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

  在给李济深的信中,朱学范写道:“住在这里受到了中共热情招待……在哈市与沿途经过之城市,看到的人民都是喜气洋洋,有了生气。”

  1948年9月29日,朱学范搬到马迭尔宾馆,也把自己在解放区感受到的人民对共产党的拥护和爱戴带来与其他民主人士分享。随后,由香港秘密来到哈尔滨的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王绍鏊,时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东北地区民盟组织负责人高崇民,也来到马迭尔宾馆与大家会合。

  至此,在马迭尔宾馆参加《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草案)》协商讨论的8位民主人士已经集合了7位。接下来的一段时光,几位民主人士的生活非常充实,主要内容就是学习。东北行政委员会向每人赠送了一套马列著作和1948年5月哈尔滨东北书局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并提供党的公开文件、有关解放区建设的材料、报纸等。

  王绍鏊的警卫员每次进入他的房间,看到他不是在剪裁报纸,就是孜孜不倦地写读书笔记。

  住在马迭尔的民主人士可以随时与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负责人高岗、李富春等交换意见。东北行政委员会招待处的同志也组织党政机关干部与他们接触和交谈,他们也主动找百姓了解民情。《蔡廷锴日记》记载,9月30日他和沈钧儒等四位民主人士参观了哈尔滨市市容。

  “这些民主人士经过共同学习、交流探讨、反复协商,为召开新政协筹备会,逐渐形成共识。在与中共东北局工作人员的接触中也感受到了解放区的蓬勃朝气,更加坚定了他们跟共产党走的信念和勇气。”张军说。

  目睹了解放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到处一片生机盎然,沈钧儒感慨“从今北雁不须南”,并特意上街买了一盆红色菊花摆在客房的窗台上,精心呵护,等待着更重要的历史时刻到来。

  民主人士为人民

  在马迭尔宾馆二楼,穿过长长的走廊,推开两道又窄又高的旧式木门,一间并不大的会议室里,欧洲宫廷风格装饰让人眼前一亮,一百年前的枝蔓型吊灯依旧华美典雅。

  “这间会议室现在还在使用,尤其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哈尔滨甚至很多外地的单位都在这里举行党建活动。”欣莉告诉记者。

  1948年10月21日、10月23日、11月15日,三次“新政协诸问题座谈会”就在这间会议室里召开。

  “正式的协商是三次,会下的沟通思想、相互交谈就有无数次了……”张军说,马迭尔在统战史上之所以如此重要,正是因为这里见证了整个民主协商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初的、成功的实践。

  10月2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负责人代表中国共产党与沈钧儒、谭平山、章伯钧、蔡廷锴、王绍鏊、朱学范、高崇民,就《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草案)》交换意见。座谈会主要讨论的议题是新政协的性质和任务。

  沈钧儒:民盟为维护(旧)政协决议和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的斗争,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赞许,民盟和中共的关系益加亲密,促使民盟同志更加成熟,更加进步。

  谭平山:新政协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分担革命责任的会议,而不是分配胜利果实的会议。为着争取革命的提前胜利,是要大家多负责任的,而领导的责任,更不能不放在共产党肩上,这是历史发展上一种不容放弃的任务。

  朱学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

  ……

  会议室墙壁上醒目的发言摘录,已成为民主人士与共产党人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见证。

  10月23日,与会的民主人士就筹备会的组成单位、新政协的参加者、新政协重要讨论事项、如何成立中央政府问题,以及筹备会召开的时间、地点等细节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此后的半个多月时间里,《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草案)》反馈意见和建议,在远隔万水千山的哈尔滨、西柏坡、香港三地之间协商、讨论。张军认为,这一封封电报、一段段反复推敲的文字,是民主人士与中国共产党人深入交心、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一个个“台阶”。

  11月3日,中共中央就沈钧儒等在协商讨论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给出答复。

  就在这时,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夫人李德全,脸上带着被烈火灼伤的疤痕,怀抱冯玉祥的骨灰盒来到马迭尔宾馆。原来,冯玉祥夫妇及子女由美国乘船回国准备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途中轮船起火,冯玉祥将军和小女儿不幸罹难。

  “这样一位坚韧的女性,见到熟悉的民主人士,禁不住痛哭流涕。”讲到这一细节,欣莉的眼角湿润了。李德全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冯玉祥遗志,投入“新政协诸问题”座谈会。

  11月15日,第三次座谈会召开。8位民主人士完全同意中共中央11月3日的答复,同时提出两点新的建议。

  一是新政协由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地区代表一共38个单位组成,每个单位有6名代表。

  二是假如有增加单位的提议,可随时协商,由筹备会正式决定。

  “这实际上给当时在观望和犹豫的国民党方面的开明人士和进步力量,开了一扇门。”张军说。

  在哈尔滨政协文史馆,陈列着一份时间落款为“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廿五日”的手稿复印件。这正是诞生于马迭尔宾馆的一份历史性文件——《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协议》。

  这份协议对新政协筹备会做了明确规定:新政协筹备会由中共及赞成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第五项的各主要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无党派民主人士共计23个单位的代表组成;筹备会的组织条例由中共起草;筹备会的地址预定为哈尔滨……

  这是民主人士到东北解放区后,在新政协筹备活动中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是筹备新政协活动的第一份正式文件,也是多党合作产生的第一份重要文件。

  “这些民主人士在马迭尔宾馆协商讨论的另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关于建国程序的变化。”张军说,章伯钧、蔡廷锴向中共中央建议,新政协即等同于临时人民代表会议,可直接产生临时中央政府。这对1949年由人民政协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马迭尔宾馆也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的重要历史见证地。

  从金秋到银冬,在马迭尔宾馆的日子里,民主人士与中共相互尊重、真诚合作,一步步夯实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

  知所从来,明其将往。正如毛泽东1949年在《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中所说,“我们有一个广大的和巩固的革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是如此广大……这个统一战线是如此巩固,它具备了战胜任何敌人和克服任何困难的坚强的意志和源源不竭的能力。”

[责任编辑:田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