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入户暖民心
陕西渭南市政协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清水入户暖民心
本报讯(记者 路强 通讯员张望荣)“真没想到自来水管网这么快就改造好了,再也不用拿大缸储水了。”近日,家住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阳郭镇三官庙村二组的师红侠高兴地说。
“以前我们家里都是用这样的自备井把水抽到水缸里。”说着,师红侠走出房子,在屋前的土崖处,蹲下身子,双手搬开盖子,露出了自备井。“天太旱,自备井就靠不住了,打上来的都是泥糊糊,没法用。”师红侠说。
阳郭镇三官庙村曾是临渭区最贫困的村子之一,共有13个村民小组,417户1610人,属横岭地段贫瘠山区,人畜生活用水主要以浅水井为主。经过多年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市政协等帮扶单位的帮助下,该村生产生活饮水得到了基本保障。但由于三官庙村农村饮用水不收费,村民们毫无节水意识,经常从家里饮水井引水漫灌自家“菜园子”,使水资源严重浪费。加之村内地势不平,水压不足,一到用水高峰期,地处高处的村民家中就吃不上水,导致该村间歇性停水,给村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渭南市政协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政协履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完善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村民树立节水意识,市政协以包联村三官庙村群众反映的供水问题为导向,今年4月开始,为1至4组以及7组、8组协调进行了供水管网改造,同时全力支持三官庙村的整村安装智能水表项目工程。
一组的村民任爱君告诉记者,安装智能水表以来,用了多少水看一眼水表就知道。“这水清澈、干净、稳定,而且还24小时不间断,大家都用得上,每个人都能喝上,而且现在安装了智能水表,水费收起来,大家都是节约着用水,用水习惯也慢慢变好了。”任爱君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