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大体育”和“小健身”有机结合起来
将“大体育”和“小健身”有机结合起来
——河北省政协对口协商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
本报记者 高新国
“大学新生在入学军训期间晕厥现象屡屡发生,这‘病根’在中小学就落下了,是基础教育的体育教育问题。”
6月22日,河北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组织开展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对口协商。政协委员将参与直插式调研、多层次人员访谈后发现的问题,与省教育、体育、财政、人社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面对面交流,提出合理化建议。会议还通过视频连线形式,由住香港和邯郸市的省政协委员分别介绍调研情况,提出意见建议。
石家庄市政协委员、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体育教研员崔兰芹认为,体育师资短缺、不稳定是制约中小学体育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名额占比本身就很低,有的招进来后还会被安排到其他岗位。”崔兰芹说,“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现象的确存在。
如何弥补中小学体育教师不足?“在学校设置专兼职教练员岗位,不受教师资格限制。”省体育局一级巡视员张绰庵结合省体教融合有关文件,对委员提出的学校体育教师保障问题作出这样的回应。同时表示,将设置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允许教练员领取合理报酬,指导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
“将体育教师承担的训练竞赛、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等计入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省政协委员、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炳烛建议,尽快提高体育教师待遇,完善体育教师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完善的体育教师职称晋升机制。省政协常委、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郭毅提出,完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政策体系和激励政策。
“人社部门将积极推动提高教师待遇。”省人社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处长赵华对委员们关心的体育教师招聘、职称、待遇等问题作出解释,特别强调除高级职称由省评定外,中级以下职称由市或单位评定,对学校评聘中存在的问题将积极推动解决。
就解决好一些学校体育场地建设标准不高、使用面积不足、运行经费不够等问题,省政协委员、河北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副主任李燕建议,推进公共体育场地与学校体育场地共建,鼓励学校利用校外体育场馆开展体育活动。
“鼓励资源共享。”张绰庵对李燕委员的问题予以解释,省体教融合文件中提出教练、场地等资源共享,以构建新型体育教学,为学生提供全方位训练指导。
无论是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引进,还是场地建设、使用,都离不开资金支持。省财政厅副厅长马学说,省财政按标准进行教育投入,教育部门可提出预算方案,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掌握资金使用,针对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以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作用。
省政协委员、河北经贸大学教授郭会斌建议,将“非遗”中传统健身项目融入体育教学。同样,省政协常委、民进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李建强建议,鼓励多元化体育教学,增加武术、空竹、毽球等趣味性体育项目,将“大体育”与“小健身”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体育教育要放在教育大局中去考虑。”省教育厅副厅长张春生说,要尊重体育教学规律,加快改革现有的体育教学方式,提升课程趣味性,让孩子们从中得到乐趣。张春生表示,学校领导重视是体育教育有效开展的关键,要在考核方面加以引导。同时,推动加大体育教育投入,争取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家长多方投入机制。
人才短缺、场地受限、资金不足、重视不够等,看似是制约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多年来不重视体育教育的结果。大家认为,破解这些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不断提升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学水平,为中小学生打下担当民族大任的健康体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