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有“里”有“面” 乡村有形有魂
美丽有“里”有“面”乡村有形有魂
——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推进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专题调研综述
本报记者 包松娅
■编者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居民收入提前实现了翻一番的目标,但中国城乡发展还不平衡,乡村发展仍然滞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出了重要部署。根据全国政协2021年视察考察调研安排,由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辜胜阻带队,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于5月24日至31日,围绕“推进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组织调研组赴福建、湖南两省开展民主监督性调研,为助推相关问题解决贡献智慧和力量。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千百年来,乡村的广袤土地承载着中华民族“根”与“本”的底色,无论人们离开这里,或回到这里,乡村始终关乎国人内心最深的乡愁。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作为中国建设的基本单元,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前沿,与时俱进的乡村建设成为近年来的一项重要任务。尤其是“十四五”时期,我国乡村建设面临新形势新变化,面对机遇挑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乡村建设行动,这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简称三年行动方案)。随着农村厕所改造、农村厕所粪污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庄清洁行动等多项措施的同步发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整体成效明显。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8%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25.5%,一大批村庄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
但据农业农村部近年来的有关检查验收、实地调研等情况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工作进展不平衡、历史欠账多、技术支撑不足等困难和问题,包括人居环境整治在内的乡村建设仍然在路上。据悉,当前有关部门也正在抓紧出台并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
值得一提的是,三年行动方案启动以来,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重点工作部署,按照全国政协领导要求,连续三年将“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点跟踪课题进行深入调研。今年,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又将“推进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作为连续五年开展的民主监督议题,与五年行动方案“无缝对接”。也就是说,“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将成为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横跨8年去关注的“连续剧”。
5月24日至31日,由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辜胜阻带队,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推进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专题调研组又出发了。在此前连续三年调研的基础上,着眼于“十四五”规划中有关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决策部署的具体贯彻落实情况,调研组在福建和湖南两省6市15个村庄进行了接地气的调研,既充分了解地方的具体做法和创新经验,又深入分析当前相关政策实施中存在的突出短板弱项,共同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建言资政、凝聚共识。
辜胜阻在调研座谈会上强调,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导向,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科学推进乡村规划建设。
关于规划: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乡村?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龙潭村,“藏”在距离县城一小时车程的山坳里,却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村。
走进村子,远处青山如黛,一湾溪水穿村而过,几十座明清古宅矗立两岸,宅内孕育着画室、咖啡馆、音乐厅、书屋、艺术工作室等众多“创客空间”,一种乡村传统与城市现代的对话就在群山之间。
“村子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重新热闹起来。要知道几年前我们这里已经破落得不成样子,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没什么人气儿。”坐在自家门口晒太阳的大爷笑意盈盈地告诉调研组,现在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游客的身影。
青山依旧,黛瓦如故。为了让龙潭村这样有文化历史价值的古村落在保护中发展乡村建设,调研组了解到,龙潭村委将古民居以每平方米年租金3元、15年使用期承租给外来业主,业主负责出资修缮,租金收益则归村民所有。
据屏南县传统文化村落总策划人林正碌介绍,在外来文创人才及其文创项目的带动下,300多名在外打拼的龙潭村民回到家乡创业谋发展,村里的常住人口已增至600余人,每年吸引游客超过20万人次。“去年村民人均收入18350元,比引入文创产业前增长了3倍。”林正碌说。
古老的龙潭村重新焕发了生机,这是调研组8天所走到的两省6市15个各具特色的村庄之一。
一路用脚步丈量,用心感受,这15个在乡村建设中可圈可点的村庄,都给调研组留下了深刻印象:福建星村镇靠发展生态茶产业带领村民致富,长安村依靠侨乡影响力吸引资金建设家园;湖南省浔龙河村凭借城郊的区位优势打造城乡融合功能区,而马儿山村则“靠山吃山”,通过民宿餐饮成为生态旅游的一张名片……
“要综合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适应村庄发展演变规律,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类推进村庄建设。”调研组组长、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马中平提出,要尽早出台与“十四五”规划相衔接的五年行动方案,并且将规划重点放在乡镇和村级层面,实事求是科学指导各地乡村建设,避免“一刀切”和千村一面。
规划是建设的蓝图,乡村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这是调研组最大的感触与共识。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农学院院长周剑平近些年来走过不少村庄,“有的建得非常漂亮,甚至比城市还现代,但是不是就合适呢?”周剑平认为,分类施策很重要,要避免乡村建设的城市化倾向,避免贪大求洋,不同乡村根据城郊接合型、传统村落型、资源禀赋型、产业坚实型等进行分类和定位,形成一条自我循环自我发展的可持续道路才最重要。
按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今年县一级的国土空间规划要基本编制完成,随后要在此基础上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强调规划的普遍性和实用性,就是要照顾农村的特点和农民的需要,方便他们改善生产生活。
换句话说,城乡之间,缩小的是差距,保持的是差异。只有能服务农业生产,适应农民生活,体现农村特色的乡村建设,才能始终保有乡村的独特魅力。
另一个角度,“差异”二字不仅存在于城乡之间,也存在于乡村与乡村之间。
成效显著、变化巨大,尽管调研组所实地走访的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已经在摸索中走在前列,但委员们深知,中国有69万多个行政村,广阔的乡村存在着巨大差异性,面对发展的不平衡,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建设除了因地制宜,还需量力而行。
“面对更大的乡村,设计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普遍性,立足普通农村,指导要点面结合,不同地区制定不同工作方法。”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央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组长宋建朝坦言,农村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人居环境改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由内到外,由易到难,由解决基本到提升品质,重点依旧放在解决急需补齐的短板弱项上。
关于人:
谁来建设乡村,乡村建设为了谁?
在诗人眼里,曾经“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桑蚕又插田”。如今,5月底的乡村,也几乎看不到闲人,尤其是年轻人。
当前广大乡村的“空心化”“老龄化”“空巢化”现象,使得各美其美的村庄似乎只剩下“颜值”。
在调研组出发前的情况介绍会上,部分委员与有关部委同志沟通情况时,乡村建设中“人”的问题贯穿始终,毕竟规划建设需要人,贯彻落地需要人,管理组织需要人,同样,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我们不断努力去缩小城乡差距,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舒适度,为的是增加乡村主体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假如乡村失去“人气”,只剩下乡居,这可能绝非乡村建设的初衷。
建设和振兴乡村,人才始终是关键。调研行前研讨时,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负责人称,“十四五”时期,我们对乡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提升,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部署规划,正是为了促进乡村的发展,从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气。
带着问题走进乡村,调研组发现,有产业支撑的乡村建设,人气相对也会兴旺一些,适合乡村发展的产业规划,不仅能为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更重要的是为各类人才的“回流”提供了平台与渠道,让这些有见识有经验的人才回到乡村也有用武之地,激发回乡返乡内生动力。
调研组副组长,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吴晓青认为,人才是乡村建设的关键,乡村人才特别是一大批带头人、能人、乡贤是实现乡村环境改善的根本保障。要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人才回乡。
“进一步缩小与城市的差距,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升,提高农村物流、卫生、教育、技术等服务的便利性,既是服务本地群众也是留住人才的重要举措。”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副主任崔丽认为,这个人才既包括返乡回乡创业人员,还包括技术人才、基层干部队伍、乡贤能人,甚至退休回归乡村的知识分子等。
针对不同地区的村庄,调研组会特别留意本村的污水处理情况。污水处理不仅关乎生态环保,也直接影响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但委员们发现,部分污水处理设备颇具技术含量,根本不可能靠农户自己管理维护,一旦管网出问题,在村里找一个专业技术人员可就难了。
“要注重培养一些专业人才,加强技术人员的培养配备。”宋建朝建议,人居环境的维护管理也要有规划,需要储备专业人才队伍,打造稳定的人才机制。
毋庸置疑,当前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的力度很大,但绝大部分都是行政力量,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还需要充分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未来还需要着重提高农民自身认识,激发内在动力,使其主动追求、参与创造、维护发展乡村的优美环境。”宋建朝表示,政府的积极性在于负责统筹和统一规划,农民则要在个体上发挥作用。
从规划建设上来讲,周剑平认为,最后“一公里”要以乡镇去引领,详细的修建规划才能落地,太空洞反而激发不了农民本身的参与热情,而没有农民的参与特别是村干部的参与,这样的乡村建设势必接不了地气。
内在动力是人居环境改善的成果支撑和力量源泉,而内在动力从哪里来?
在福建和湖南的乡村,不少村庄的田间地头都设立着醒目的宣传牌,其中有一类上面书写的是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的村规民约,有的村庄还成立了“生态环境银行”,根据具体积分进行奖励兑换等措施,增强家园建设的荣誉感与参与度。
在著名侨乡的福建长安村,年轻人大部分都在国外,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建设家乡?长安村的做法是,利用美丽乡村的环境帮当地的留守老人养老,“我们村里很多建设改造项目都是村里出去创业工作的人资助完成的,他们在外面回不来,家里的老人我们帮着照顾,也解决了外出这部分人的后顾之忧,所以他们都很感激,也非常支持家乡建设。”村书记介绍道,来自家庭家族式纽带关系的带动也是乡村建设的动力源之一。
毋庸置疑,乡村建设是为广大农民而建,如何建设既要符合农民群众意愿,也需要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的农民们自身发挥建设的主力军作用。
毕竟,日子怎么过还得自己说了算。
关于“里子”和“面子”:
有“面”也要有“里”
8天时间“解剖”15个村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的明显变化,给调研组留下非常直观的感受,在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问题上,“硬件”建设已有极大改善。
“为了提升人居环境,各地都投入很多财政资金,用于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但基础设施一旦投入之后,就面临‘建’与‘养’的问题,只有‘建设好’并且‘养护好’,乡村建设才能保质保量。”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盼盼食品有限公司总裁蔡金钗也发现,部分农村存在基础设施重建轻养的现象,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养护能力,包括农村道路、村民健身器材、污水管网、学习娱乐设施、通信设施等并不能充分利用,让乡村建设“打了折扣”。
乡村美不美,“面子”很重要。面对乡村振兴的蓝图,强化“里子”提升内涵仍是需要常抓不懈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青觉认为,乡村的内涵不能缺少文化要素,“当前整个农村地区文化的乡土根基受到很大冲击,乡村传统文化的供给能力不足,文化信息的无序以及碎片化传播的现象较为突出,我们在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的同时,一定要同时提升乡村人文环境。”
文化对人素养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也必将会在乡村建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这也是崔丽委员在调研中,看了屋外要看屋内,听了介绍还要跟村民聊聊天的原因所在,“环境变舒适美丽了,农民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改善后就会有精神需求,就能生出建设保护家园的自觉与动力。”
当然,我们的乡村建设在现阶段还处于一个探索的过程。
比如委员们关注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调研组在现场看到的基本是纳厂、集中、分散三条技术路线,其中主要以三格化粪池进行初级治理的模式居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杨忠岐擅长研究“生物天敌”,他提出,中国农耕文明几千年,水、农家肥、粮食基本都是从土地上来,到土地里去,自然循环。现在的污水处理方式在农村成本颇高,未来如何向科技要办法的同时,因地制宜地研究沿用一些可持续利用的“土办法”。
再如在农村垃圾治理问题上,部分地区采取PPP模式,打包给第三方运营,专业化得到提升,但同时也出现了镇、村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的问题。各地如何在开展环卫一体化过程中既给予运营方合理利润空间,又能提升镇村工作积极性?
正因要寻找答案,委员们才踏上了调研路。用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驻会副主任梁晔的话说,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我们不能用城市的思维去解决农村的问题,也不能仅仅着眼于当下的发展阶段去考虑,我们要做的是在科学研判村庄演变规律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保持稳扎稳打的历史耐心,循序渐进地推进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