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平: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本报记者 刘彤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协会会长杨建平作为导读人,在全国政协“中共党史学习”读书群与委员们共同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杨建平介绍,本章节主要讲述了1956年至1976年二十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中进行的艰辛探索、经历的严重曲折和取得的发展成就,同时深刻分析其中的原因,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
导读过程中,杨建平按时间脉络梳理了该阶段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论十大关系》和一系列新方针的提出、党的八大、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七千人大会、国民经济调整和“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文化大革命等,并在每段解读的末尾分享了珍贵的史料图片和相关文章,供大家延伸学习。
杨建平表示,虽然这段时期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历经严重曲折,但仍然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要正确区分‘文化大革命’与‘文化大革命’历史时期两个不同概念——作为政治运动的‘文革’应予以否定,这期间党和人民的建设成就应给与充分肯定,本质上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杨建平说。
这一时期,党领导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于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大量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书写了无数改天换地的诗篇,铸就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党的伟大精神。
委员们认为,这是党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杨建平说:“1956年到1976年这20年的历史,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过程。回顾这段历史,它使我们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更深入的理解,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坚定不移。历史再一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强大自我革命能力的党,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委员们在读书群分享学习体会时表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容相互否定、相互割裂。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是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壮丽事业。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今天,它仍然激励着人们,继续团结一致向前看,把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