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政协读书群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考察时重点关注了啥
鱼水之辩
——这个政协读书群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考察时重点关注了啥?
中国市场需求之大,让4000余万本土中小企业如鱼得水。
走近这些企业掌门人你会发现;他们既期待在市场中实现强强联合的“水深鱼聚”,更期待与所在地区政府做到“鱼水和谐”;他们怕的是政策与市场存在两张皮导致“水浅鱼散”,甚至被“浑水摸鱼”。
5月20日,全国政协书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读书群”线下考察活动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工商联主席燕瑛担任本群群主,委员“书友”们由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苗圩带队,实地考察了百度公司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应用测试基地、联东公司品牌馆。谈及对优化营商环境的看法,燕瑛有感而发:“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一环。”
考察路上的问与答
近年来,中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尤其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实体企业带来的影响,众多城市推出扶持复工复产政策,有效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
“请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什么意见建议,以及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向有关方面反映,都可以谈。”在线下考察活动座谈会上,苗圩鼓励企业代表和委员“书友”们,线下读书活动侧重交流研讨,还可以再活跃一些。
“我在全国各地都有投资,一个感觉是当前80%的土地使用存在低效问题,而在20%土地上耕耘的80%的企业,产生了较高收益。过去的新区变成了现在的城市核心区,散乱低差问题非常突出,改造为高效区域很难。因此建议国家出台城市更新政策。政府不用花钱,园区提前与政府约定好招商方向,以市场化手段把过去的厂房拆掉,建成新园区,这样既保障了将来的产业落地,又能帮助城市解决散乱差的问题。”既是全国政协委员,也是被走访企业代表,北京联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振东的视角颇具特色。
谈完园区谈企业,用刘振东的话说:“一个园区几百家企业,税收十几亿元,以园区之力去和政府争取政策,地方政府非常重视。由这一点我想到,能不能在园区与政府的联动方面给点政策,特别是在金融服务的获得方面,中小企业的确需要抱团取暖。”
紧接着,企业代表王俊锵与朱超平谈了近似的问题——如果企业发展刚好赶上地方政府区域管理职责调整,那么这段行政事务办理的“真空期”能不能短一点,或者有个明确的调整时间表?两个区之间权责划分需要对接协调,但企业发展等不起。
企业代表杨晓燕带来的问题同样棘手。
“我们是从事特种机器人研发的企业,感觉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地方政府‘牙齿还不够锋利’。企业知识产权投入本来就大,如果保护力度不足,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意愿。现在感觉对于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保护力度还有待提升。”谈及此,杨晓燕情绪略显激动。
企业代表蒋兴凯则为每月的流动资金着急。“我们公司有1300多人,去年营收8亿元,今年目标10亿元。我一个月开工资就需要1500多万元,而项目没做完是拿不到钱的。所以希望银行贷款额度给得再多一点,中长期贷款比例大一点。”蒋兴凯有这样的期待。
话筒交到了委员“书友”手中。在线下读书活动举办之前,委员们围绕《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这本书在网上已经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线上交流。
“您提出小微企业融资需要国家再给些政策,我觉得这些年国家围绕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方面出台的政策并不少,关键在落实。另外有些企业融资需求量大与企业发展快、涉及面广有关,所以融资租赁与中长期贷款都可以尝试。研发所需资金用贷款解决是有难度的,这个事咱们还可以再研究。”全国政协委员、交通银行原董事长牛锡明这样说。
“建议园区在招商引资时还要注意企业的安全风险评估问题。高新技术企业不代表没风险。万一一个企业发生问题,影响面会很大。”全国政协委员,应急管理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付建华给出建议。
“欢迎刘振东委员到海淀区来做园区,我们一起破解低效用地的问题。另外企业上市方面的问题,可以找各区金融办帮着协调。”全国政协委员、海淀区工商联主席陈双表示。
座谈会后,包括这个读书群委员“书友”在内的多位委员,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中更多需要思考的细节知无不言。
政府作为的“变与辨”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当个城市“CEO”,除了自身“拎得清”,对市场主体的“亲”,还要具备对国家发展大势的洞明。
“政府要么别说,说了就得一言九鼎。基层办事不能找不到部门,政策下来如何落地也得早做打算,给企业宽心、安心,让他们能踏踏实实搞研发,找市场。”读书群线下活动结束后,“书友”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多蒙德实业集团董事长石磊在回内蒙古的高铁上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围绕金融服务,石磊有话要讲:“企业互保感觉就是‘卖身契’,一家出问题,一条藤上其他企业也会遭殃,所以据我了解,很多企业家在找政府性担保平台,但感觉这也非长策。”
同样是“书友”,全国政协委员、恒银科技董事长江浩然则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优化营商环境促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成果转化上。
“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考虑这件事:一是要打造低成本运营环境,如果政府能够通过政策与服务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将会极大地提高企业研发意愿,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打造高创新发展环境,希望未来能够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进一步加强成果转化落地相关配套政策,拓展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渠道,发挥天使、风投、创投等基金的作用,护航科技型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打造人才聚集环境,要把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中之重,要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给予优秀人才施展拳脚的空间,更要让人才流进来,让人才留下来,让人才有获得感,不断形成人才良性循环。”江浩然说。
在此,补充一个本次读书群线下视察活动的背景。事实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已连续三年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协商议政活动,今年还将其作为民主监督活动的主题持续跟踪。
企业发展的“路与度”
“书友”们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的线下视察,也受到更多委员的关注。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叶青表示,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统一市场,要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协调”二字,营造公平竞争、良性循环的营商环境,使不同地区、不同市场主体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一方面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各地区市场间、各专业市场间形成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开放、相互协调的市场体系,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避免各自为政、画地为牢、搞自己的小循环;另一方面要促进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注重听取采纳中小微企业的意见和诉求,努力营造适合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健康发展的营商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叶青的建议很中肯。
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看来,以往讲到营商环境时,我们更多是强调政府应该如何作为,如何做好服务。但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实现更好的营商环境,企业家的作用也很重要。
“近几年,一些做到一定规模的平台经济逐渐走向了技术型垄断。它不仅对传统制造业和实体经济造成了挤压式掠夺,同时在商户经营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也造成了一些乱象。比如平台经济的‘二选一’‘大数据杀熟’问题,这显然有违营商环境的平等化初衷,事实上也对营商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国家有关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去年年底以来,出台多个监管新规对平台进行约束。我认为恰当其时,很有必要。”丁佐宏这样表示。
“为更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我建议,可以从两个方面发力。”线下考察活动结束后,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这个题目,作为本读书群群主的燕瑛,和我们分享了她的观点。
在燕瑛看来,一是要应用更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实现政府创新服务。建议行政审批平台关联信息最大化程度地优化,加大政府相关部门的内部信息汇聚、共享、开放力度,打破“信息孤岛”,形成“数据一张网”,实现信息同步,及时传输,减少重复工作从而实现最高效率的审批。二是要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探索建立营商环境建设联席会议机制,把营商环境优化与服务企业有机结合起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搭建政企制度化沟通平台。建立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领导联系、走访企业制度,搭建“互联网+”沟通平台,畅通沟通渠道。强化企业需求导向,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提高涉企政策科学化水平。完善与企业的常态化联系机制,形成尊商重企的优良社会环境,加快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读书群”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汪洋主席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开展的第五期委员读书活动。此前四期委员读书活动的主题分别聚焦“见证改革开放”“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数字经济”与“中国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