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怡:中欧携手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和欧盟如期实现2020年内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预期目标,展现了中欧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以高水平互利合作共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和信心
在历经7年、35轮艰苦谈判之后,中国和欧盟如期实现2020年内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预期目标,展现了中欧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以高水平互利合作共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和信心。这个重要协定谈判的结束,在双方关系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长期以来,中国和欧盟互为重要的经贸伙伴,欧盟连续多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2020年,中国首次成为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相比之下,双方相互投资比重不大。也正是因此,在2013年11月举行的第16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上,双方共同宣布启动中欧投资协定(以下简称“协定”)谈判。
协定的核心内容包括保证相互投资获得保护,尊重知识产权,确保补贴透明性;改善双方市场准入条件;确保投资环境和监管程序清晰、公平和透明;改善劳工标准,支持可持续发展。
协定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旨在构建中欧全面、平衡、高水平和互利共赢的投资制度安排。“全面”就是协定涉及领域远远超越传统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成果涵盖市场准入承诺、公平竞争规则、可持续发展和争端解决等诸多领域。“平衡”就是双方均拿出高水平和互惠的市场准入承诺,所有规则都双向适用;在承诺开放的同时注重保留必要的监管权;既注重促进双边投资合作,也强调投资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高水平”就是双方致力于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中欧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规则等方面达成高水平的谈判成果。“互利共赢”就是它不仅惠及中欧双方企业,促进中欧经贸和投资,也将惠及世界经济复苏增长。诚如习近平主席在同欧方领导人视频会晤时所指出的:“中欧投资协定将为中欧相互投资提供更大的市场准入、更高水平的营商环境、更有力的制度保障、更光明的合作前景,也将有力拉动后疫情时期世界经济复苏,增强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信心,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中欧两大市场的重要贡献。”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完成,还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这就是中国致力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对外开放是我国基本国策,面对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经济全球化遭遇倒流逆风,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开展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中方同欧方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本身再次以实际行动表明,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为欧洲和世界提供更多市场机遇、创造更大合作空间。同样,中方希望欧方坚持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为中国投资者提供开放、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可喜可贺。也要看到,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全球经济低迷,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世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中欧双方交流合作面临各种干扰。为了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努力稳定和恢复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中欧双方要展现担当,积极作为,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处分歧,携手育新机、开新局。具体来说,就是习近平主席在同欧方领导人视频会晤时所表明的,一是协调抗疫行动。确保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得到公平分配,特别是让发展中国家获益。二是共促经济复苏。加强政策沟通和协调,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带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早日重回正轨。三是对接发展战略。加大政策协调,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对接,探讨数字领域合作。四是加快绿色发展。用好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机制,相互支持中欧举办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自然保护国际会议。五是推动多边合作。加强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框架内协调和合作,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积极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支持非洲抗疫和发展,共同促进世界发展繁荣。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驻欧盟使团原团长、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