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图片库
履职频道>> 大图右侧

三位全国政协委员寄语未来科学大奖

2020-12-31 10:03:06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有话说
0

  12月27日,为期四天以云端形式进行的2020未来科学大奖周拉开帷幕。

  2020年新冠疫情给全球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未来科学大奖周的主题是“科学之光温暖世界”。意喻愿做一粒火种,在人类面临共同挑战的当下,凝聚更多爱与力量,点亮科学之光,温暖整个世界。

  未来科学大奖是中国首个由民间公益组织颁发的世界级科学大奖,创立于2016年,下设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个奖项,表彰大中华地区做出的、在世界上有长期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五年来已产生了20位获奖人。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潘建伟是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他在开幕式中的对话环节指出,评奖机制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改革提供良好示范。

  潘建伟认为,未来科学大奖作为民间发起的科学类奖项,采用的提名邀约制和国际同行评议制,能更好、更客观地反映评奖的真实价值,未来科学大奖确实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从12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中,改变了原来的推荐制,变成了提名制,未来科学大奖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表示,未来科学大奖在他和同行心中分量非常重。“获得未来大奖对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认为在国内分量最重的奖项之一,在国际上它的分量也越来越重。不仅是我本人,包括很多了解未来科学大奖的科学家从心里都非常认同未来科学大奖的理念和评奖方式。”施一公说。

  全国政协委员沈南鹏是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捐赠人,他表示:未来科学大奖是十几位企业家、捐赠人共同策划、共同商议成立的,体现了一个团队的合作精神,这也是大奖的特色所在。五年来,未来科学大奖取得的成绩超出了整个发起团队和捐赠人的预期:科研工作和科学家群体有了更广泛、更深刻的影响力,尤其是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世界,科学家正在成为他们眼中的英雄、“明星”,这令他们对科学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科研事业的进步并非一朝一夕,需要有持续的资金支持。沈南鹏表示,随着未来科学大奖得到了科学家群体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这让成立永久捐赠基金的预想变得水到渠成。

  作为2019年捐赠人大会轮值主席,沈南鹏表示,未来科学大奖将充分结合国际上的优秀案例,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大奖自身特点的解决方案,共同打造一个延续百年、千年的未来科学大奖。此外,沈南鹏认为未来科学大奖要做出全球影响力,让更多人知道中国不仅在科技转换上诞生了一批全世界最优秀的科技企业,中国科学家在基础科研最源头的领域里也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王菡娟)

[责任编辑:徐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