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金融“活水”更好“滴灌”乡村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产业的振兴,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部门如何更好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自9月以来,济南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涉农企业代表和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以“金融如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为题,开展了第30专题“商量”。
“商量”调研组先后赴长清区、槐荫区和钢城区涉农企业、农村合作社等,聚焦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金融问题,开展了多次现场商量,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在11月14日举行的集中商量中,调研组成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思想共识不断凝聚。
深入调研找准乡村产业发展融资难题
9月15日上午,在长清区南湖玉露茶博园,“商量”调研组实地了解农业企业融资需求情况,听取农村企业家在融资发展等方面的诉求。
庞冲是长清区政协委员、山东汇鑫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业界称他为“山药哥”。目前,他所负责的合作社流转土地500亩,全部种植山药,每年支付土地经营权流转费50余万元,带动附近农民100余人次就业。“下一步,我打算做山药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现在主要就是资金问题。”庞冲说。
类似的问题,同样困扰着槐荫区席庄村等多个村庄、济南黄河鱼谷农业产业园等多个项目,甚至还困扰着山东昊坤果业有限公司等涉农龙头企业。
“一方面,有贷款需求的经营主体不掌握银行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银行想放贷但不清楚经营主体是否符合国家政策且有贷款需要。”在济南农商银行零售业务部负责人刘洋看来,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对称。
“银行应加大宣传力度,指派业务员到企业服务,发放明白纸或进行现场培训,让企业管理人员知晓银行相关金融政策。”山东昊坤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吕丽敏建议:“政协要多发挥‘商量’平台优势,组织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银企代表进行现场商量。”
“乡镇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大部分商业银行在乡镇以下很少设立经营网点,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在前期调研中,市政协委员、槐荫区政协主席徐宾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经营管理规范难、抗御风险能力弱、有效抵押资产少等特点,与银行的放贷条件不匹配。“建议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出台更多的财税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鼓励银行为农村欠发达地区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广泛研讨凝聚普惠金融助力乡村产业共识
“我们想扩大螃蟹的养殖规模,带动更多村民致富,但资金方面还有几十万元的缺口。”9月21日,“商量”调研组来到槐荫区,在席庄村稻蟹混养田旁,养殖户说出了自己的烦恼。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只靠财政资金的支持还不够,也需要银行的大力支持。很多涉农龙头企业在财务管理制度、产业化、资信状况等方面比较规范。银行在对龙头企业发放贷款时,应该制定有关规定,简化申报程序。”吕丽敏认为,银行应该对企业实行“私人订制”。
“农业农村部门不仅要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长期跟踪和监测,还要把家庭农场、合作社纳入长期跟踪监测范围。”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工商系主任、副教授梁春梅认为,这样就可以直接利用监测信息来解决银行和新型经营主体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去年,梁春梅在对济南市两个区县的900多农户作调研时发现,有80%以上的农户没有贷款需求。“但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农户对金融知识不太了解。”
“莱芜农商银行大力开展整村授信,现在已经开展了636个村,授信客户3.4万户,授信金额12亿元,但是用信只有10%左右。”梁春梅的调研情况也得到了莱芜农商银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刘科的证实。他表示,虽然大部分老百姓没有用信,但银行已经将授信放到他们手机上了,可以随时用。
商出成效商量成果在交流中开始落实
随着商量不断深入,参加“商量”的金融机构代表对金融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落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就本次商量的成果落实,纷纷发表了各自想法。
“济南是区域性金融中心,有60家银行近2万亿元的信贷资金。如果对全市乡村振兴搞大水漫灌,不如精准支持更为有效。国有大行可以对全国和省、市的重点企业进行金融支持,带动下游的农户、产业。”刘洋认为,农商银行则支持农业、农村、农户,让他们足不出户、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金融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莱芜农商银行一方面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对接力度,支持他们的信贷需求和金融需求;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农村商业银行目前正在开展的整村授信和文明诚信幸福村的建设工作。”刘科表示,莱芜农商银行将在前期基础上,再增加1.5亿元的授信额度,并且确保整村授信的覆盖率达到70%。
听了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的介绍后,徐宾深受鼓舞,他认为这些举措都会很好地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工作向前发展。“当前槐荫区正在建设山东省数字金融产业园,以数字金融为依托,以产业金融为思路,打造济南市的私募投资集聚区,这也是山东省的科技创新金融示范园区。”同时他表示,该园区可以通过入股投资的方式,推动没有资金的项目发展,也可以为涉农企业带来好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完善其治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