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必须要过的“坎”
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必须要过的“坎”
——第41次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采访手记
本报记者 韩雪
10月15日正值南北方的秋收时节,遍览新闻,各地一片丰收景象。
此时,坐在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分会场内,聆听委员、专家与部委负责同志们围绕“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进行协商议政时,颇有沐浴一场“及时雨”的感觉。
会前,全国政协和民革中央在专题调研中了解到:一方面广大农民群众关心怎么把手中的农产品卖出去,另一方面广大城镇居民也关心怎么才能买到优质的农产品。
表面看,农产品销售难题似乎只是环节当中的问题。但从宏观看,它又是中国农业由大变强必过的一道坎。如王侠委员所说,农产品销售实则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多个环节,需要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流通主体、应急储备、质量监管等方面共同发力。
今天,我们发愁的是有农产品卖不出去、卖不上价钱的问题。而仅仅在几十年前,中国人愁的,还是没有东西可买、填不饱肚子的问题。而回首身后的千年中国,人民始终生活在食物匮乏的阴影之下。历朝历代的农民,无不因为吃不上饭而揭竿起义;而一个又一个辉煌帝国王朝的覆灭,都伴随着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的景象。
食物短缺带来的痛苦而深刻的记忆,被深刻在中国人的身体基因中,也处处流露在我们代代相传的文化痕迹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幼童的启蒙诗中,始终贯穿着对食物要节俭的理念,节俭也因而被看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得以相传至今。
直至今天,凡是稍微上点年纪的中国人,几乎都有过饿肚子的身体记忆。当几亿人吃不饱饭的年代,从党中央到国务院再到各省直至各市都努力解决吃饭的问题,时至今日,粮食保障体系中还保留着省长的“米袋子”工程和市长的“菜篮子”工程等体制痕迹。
复习完历史,再看今天的愁卖难,实质是共和国蓬勃发展中遇到的“成长烦恼”,是“愁并快乐着”。中国农村的改革开放让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发生了深刻变化:土地交还给了农民,农民被推向了市场。当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点燃并得以极大释放后,14亿人口吃饭这个大问题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决,中国的农业大国地位进而巩固。
有无的问题解决了,摆在眼前的,又是更高层面的品质、效率和精准化的问题。陈晓华委员开始认识到,“以需求为导向、引导农民按需生产,成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产业链、供应链,促进产业循环的重要任务和缓解农民‘卖难’的重要抓手”。
农民走向市场成为市场主体后,农业先天的弱质性和农民简单的生产性,导致了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出现。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种不平衡不充分,有相当部分体现在农业的区域性、季节性和结构性的不平衡,尤其体现在市场能力的不平衡。
当农民与市场的配置,不可能靠市场主体自发完成时,就到了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了。
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这个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恰如委员们所建议的,各级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大作为,用市场化的原则,将生产要素组织起来,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现代农业新格局。
对于政府和市场主体来说,面前的这道课题是全新的。信念感尤为重要。我们不仅要始终坚定走我们自己的道路,我们也要相信我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曾解决了有无问题的能力,还是我们解决当前农产品销售难问题的底气所在。
当农民不再为销售犯难,当农业和市场有了精准对接,中国就将彻底迈过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的这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