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分党组主题党日活动举行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内容,9月15日,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分党组书记罗志军,副主任陈雷、陈晓华、梁晔(驻会),“乡村振兴”读书群群主以及部分全国政协委员,来到北京市密云区开展分党组主题党日暨“乡村振兴”读书群线下交流活动。委员们实地考察了北京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成果,就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讨交流,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从烟波浩渺的密云水库,到成效显著的溪翁庄镇美丽乡村建设,再到欣欣向荣的巨各庄镇都市型现代农业,一路走来,一幅大美京郊的乡村画卷呈现大家面前。
罗志军认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要按照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形势的重大判断上来。要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提高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梁晔在“乡村振兴”读书群里表示:“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保护好一库清水,涵养好生态,同样能致富。农民富,国家富;农民强,国家强!”
最好的课堂在基层。委员们通过此次学习实践活动收获最深的感受是——农村天地广阔,大有作为!
今年8月,在密云水库建成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北京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山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地位十分重要。
曾任水利部部长的陈雷对此深有感触:“一泓清水造福首都人民。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里的要求,善作善成,继续守护好密云水库。要紧抓‘十四五’发展机遇,在乡村振兴中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和‘两山’理论为指导,在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城乡融合发展、治理能力稳固提升方面狠下功夫。”
参加活动之前,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工程应用系统副总师张兴赢通过卫星监测系统认真查看了密云水库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的各项指数。“气象卫星监测显示,2014年底以来,来自丹江口水库的江水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入北京,有效缓解了北京水资源紧张局面,也使得密云水库得以休养生息,水库蓄水量持续攀升。”张兴赢还列举了从2007年至2019年密云水库周边区域植被覆盖、土壤湿度、空气质量等指数,充分印证了当地在密云水库的涵养下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好转的观点。“这些数据的变化,体现的不仅仅是密云水库60年来的发展,更是体现了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蕴含的智慧。”
“这几年北京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探索了许多好举措、好经验,既要总结好过去走过的路,也要在‘十四五’时期谋划新时代‘三农’工作新思路。”在陈晓华看来,都市农业不能按照传统农业的思路来考虑,要在商贸、科技、冷链物流等方面拓展农业新功能。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就关注到这样一个现象:“随着城镇化发展,不少村落渐渐消失,年轻人到城里打工,职业农民从哪来?‘乡愁’何处找?”带着这些问题,李朋德考察后有了答案:“乡村振兴离不开集体经济,可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地质元素如泉水、矿石等,开展有特色的地质文化村建设。”
互动交流中,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林抚生介绍了市政协围绕生态涵养区建设、疫情期间保价稳供等“三农”重大问题协商议政,就创建“三农之家”等积极探索实践,各项工作有声有色开展,取得良好成效。
今年6月,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牵头“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的组织筹备工作,首次开展联动协商试点,四级政协组织纵向联动,四级政协委员直接参与,把协商平台延伸到市县村屯、田间地头。
明年,“三农”工作重心将全面转向乡村振兴,未来会有更多的美丽乡村新蓝图展示在人们面前。委员们表示,要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围绕“十四五”规划中“三农”领域相关内容编制,提出更多具有前瞻性建设性意见建议,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为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