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市政协系统助力抗战遗址保护记事
8月下旬,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松山战役遗址,中国远征军雕塑群、松山战役纪念碑庄严伫立。沿着木栈道拾级而上,弹痕、战壕、单兵掩体、地堡残迹遍布,阵地遗址棱角分明,战争的痕迹历历在目,涤荡心灵。
滇西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松山是滇西抗战的主战场之一。1942年春夏之交,日本侵略者攻陷缅甸后,把战争魔爪伸进中国国土,云南西南边境腾冲县、龙陵县由抗战后方变为最前沿。1944年6月至9月,中国远征军以阵亡7000余将士的惨烈代价成功收复松山,歼敌1300余人。松山战役,取得了日军在中国大陆上首次被全歼的辉煌战绩,拉开了中国大反攻序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战争给龙陵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痛记忆,也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抗战史料和遗址遗迹。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抗战遗址遗迹具有唯一性,如果不注重抗战资料的收集可能会流失和消亡。”保山市政协委员、龙陵县政协主席杨魁介绍,松山抗战遗址保护区建设控制面积5.92平方公里、遗址保护区1.64平方公里,有遗址69个、遗迹815个,战壕13200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存最完整的战场遗迹之一。
“曾经不少村民以‘挖山’为业,因为山里有数不尽的废铁,如子弹壳、炮弹片……且松山遗址也没有什么基础设施,游客上山可随意行走和攀爬,对遗址遗迹伤害很大。”龙陵县政协干部何德尊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抗战专家,对遗迹遗址的保护十分熟悉。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实施普查工作,出台相关文件,成立龙陵县松山抗战遗址管理所,多次组织全国二战历史研究专家对松山的保护开发进行专题研究讨论,把龙陵抗战文化纳入“文旅扬县”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抗战遗址遗迹资源保护开发,并在遗址地先后修建游客栈道、围栏、标识等设施,中国远征军雕塑群、松山战役纪念碑、松山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等工程相继落地,各项工作成效良好。
不止在龙陵,保山市有不可移动抗战遗址遗迹98项,解决抗战遗址“生死”问题后,如何让遗址“活”得更好,成为当地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新课题。“近几年来,各县区对滇西抗战遗址遗迹的开发保护都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大多都处在单打独斗、各唱各调的尴尬局面。”杨魁建议,组建相关机构,制定总体规划,建立抗战文化旅游专线,市县(区)联动,分步实施,让抗战文化在旅游中发挥经济效益。
省政协多次派出工作组深入保山调研、视察,建言献策,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关于进一步重视保山市龙陵松山战役战场遗址保护与开发的建议》,从经费支持、完善接待服务、打造示范点、开展适度开发等角度提出了建议。与此同时,全市两级政协委员积极履职尽责,提出了提高对保护抗战遗址重要性的认识,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妥善处理抗战遗址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拓宽思路融合开发。找准融合发展的契合点,促进遗址的利用与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等意见建议,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里把滇西抗战文化列为全市五大文化品牌来打造,各项工作落地开花。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市政协主席董礼书表示,这些遗迹遗址见证着日军侵略滇西这一史实,有效保护好、忠实传承好、合理利用好,可以让历史历历在目,让抗战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