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图片库
履职频道>> 议政建言

刘红宇:让老年人在互联网时代更幸福

2020-05-21 13:01:18 来源:中国政协传媒网 我有话说
0

    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日常生活从“线下”搬到了“线上”。线上学习、线上娱乐、线上支付,网络挂号、网络缴费,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社会运行的效率,也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在网络为现代生活提供越来越多便利的同时,有一个群体的诉求日益突出,不容忽视,那就是老年人。

    “年轻人刷刷手机、动动手指就能解决的事情,对于很多习惯了看报纸、电视,面对面交流、办事的老年人来说,‘线下’和‘线上’之间,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刘红宇说。

    今年两会,刘红宇带来了题为《关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提升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建议》的提案,呼吁关注互联网时代老年人群体的生活质量、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在随全国政协就乡村治理进行专题调研时,一位老人向刘红宇倾诉烦恼:自己喜欢国学,读了不少书、做了很多笔记,还想继续深入学习,听人说互联网上有不少学习资料,但自己不熟悉、不会用网络。“你能不能反映反映呀!”老人拉着刘红宇的手嘱咐。刘红宇注意到,相当比例的农村老年人,几乎没有享受过互联网的便利。

    城市里老年人的难处和困惑更多。刘红宇去社区宣讲,听取社区居民意见。一位老人气呼呼讲了个事儿,“我去医院看病挂号,大屏幕显示还有7个号,工作人员嘴一呶,去机器上挂,我一个老头子哪儿会呀,眼睛又花看不清,求爷爷告奶奶让其他排队的人教会了,点进去一看,1个号也没了,气得我午饭都没有吃!”

    一个人开了头,老人们围上来七嘴八舌向刘红宇诉说互联网带来的苦恼:电费、水费流行在网上缴;很多医院挂号转移到网上,线下门诊排队不仅人多还经常挂不上;去银行办事经常被要求注册网银,线下窗口排成长龙;到政府窗口办事也会被要求先关注公众号、安装app和扫描二维码……对于并不熟悉互联网的老年人来说,互联网不仅没有带来方便,还给生活增添了诸多不便。

    2019年年底,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2019)》指出,当下我国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总体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是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其中精神文化生活单调就是其中之一。而互联网,是造成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应将老人排斥在外,老年人也有权利享受互联网时代的便利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刘红宇在提案中针对“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行政服务窗口增设志愿服务岗、互联网企业责任”提出的意见建议。

    “老年人大都行动慢、学得慢,看不清,有时候家中晚辈都没有耐心教他们使用智能手机。”刘红宇认为,一方面呼吁倡导年轻人多关心关爱父母,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手机使用培训,帮助他们通过线上娱乐、线上聊天等移动互联网应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在城镇地区可以充分发挥老年大学的作用,开辟专门的班级和课程,扩大招生规模;在农村地区,则建议定期组织巡回讲座的形式,为农村老人群体提供相关培训。”

    在基层政府的行政服务窗口、医院等大规模使用网络的地方,刘红宇建议增设志愿者服务岗,协助老年人通过移动互联网办理相关业务,保证老年人能够享受必要的公共服务。同时倡议和引导包括银行、电力、水务等企业增设志愿者,为不会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协助,提升老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活便利程度。

    “我对互联网企业也充满期待,期待企业能开发操作简单、适应老人操作习惯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互联网时代,更要增加人性温暖,尤其是面对老年人群体。”刘红宇说。(本刊记者 王瑛)

[责任编辑: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