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书院”5G时代展望读书群开展线下调研
5月8日下午3点,华为北京研究所。“全国政协书院”5G时代展望读书群开展线下考察,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戚建国、陈因(驻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利华等部分读书群中的委员参加。雨淅淅沥沥下着,天气略冷,而委员们的热情不减。
考察的第一站是华为北京高端交流中心。每到一处展示模块,委员们都驻足察看、询问,就连8K高分辨率5G电视的后壳也会看看有何奥妙。不知不觉,原本计划1个小时的观展进行了2个半小时。其中一名工作人员说这是他讲解时间最长的一次。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委员们交流得就更细致了。如“建一个5G基站,到底要花多少钱?与4G相比,又是什么概念?”“毫米波还没有用起来,问题出在哪?”……直奔问题,委员们为国家和老百姓算起一笔笔经济账和社会效益账。
考察结束时已近晚上7点。分别时,委员们相约再从线下“转战”线上,继续聊5G。
俗话说:积淀深厚才能外化精彩。据组织考察活动的提案委员会办公室的同志介绍,对于5G,这些委员不只是关注,更研究过,甚至长期打过交道,其中一位委员在信息通信领域工作过48年。
4月23日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活动启动后,5G时代展望读书群制定了详尽的读书计划。短短半个多月时间内,读书活动从线上延伸到线下研讨会、实地考察,逐步走向深入。委员们不断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激励,如果说5G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引擎,那么,把读书活动比作委员履职的“新动能”也十分恰当。
5G为何备受关注?正如戚建国常委所说,“5G时代事关国家前途命运,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产业升级换代,事关你我美好生活。”他认为对5G的认识要实现4个跨越:从通信技术到通信网络体系的跨越、从移动互联网到智能互联网的跨越、从通信互联网到工业互联网的跨越,以及从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到智能社会的跨越。
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读书群推荐的书目一样《5G社会:从“见字如面”到“万物互联”》。
陈东委员用一三五六来概括这本书。一个本质区别:5G突破了人与人通信的模式,把通信范围拓展了人与物、物与物的联系。三项技术进步:增强型移动带宽、海量物联网通信、高可靠低时延通信。五种典型应用场景:VR/AR、车联网、云游戏、工业互联网、新闻传播等。六项关键技术:网络切片、移动边缘计算、微基站、大规模天线、设备到设备通信、毫米波等。
一个人读很多书,但没有交流,阅读可能会变得没意思。但一群人一起读书,每个人的收获都超乎想象。
郭媛媛委员是新闻传播学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4G时代媒体立体监管体系与模式研究》等多个项目研究,现在特别关注“5G技术对社会、文化建构的影响”。她每天都要学习读书群中委员的发言,一条也不想错过,也会时不时﹫其他委员请教问题,“先认识5G,再建言实践,受教太多”。
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读书群里,委员们发言的字里行间流露着满满的为国为民履职情怀。
侯贺华常委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性。他呼吁5G发展要在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大力协同。在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管理下,动员全国有关资源力量,调动全社会的积极因素,联合攻关、聚力突破。二是纵深部署。既要有长远的规划和政策支持,胸中还应有下几步“棋”的打算。三是求实落实。中央出台了有关5G发展的大政方针,需要脚踏实地、落实落地。
截至5月13日下午4点,读书群里已经有2284条发言。其中,张云勇委员分享的一段15秒的珠峰5GnLive超高清视频,画面中的日照金顶、蓝天白云沁人心脾,让读书群中的很多委员感到震撼,更在4月30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双周协商座谈会上获得现场点赞。
这段珍贵视频是不久前中国联通利用“5GnLive+VR+IPTV”多屏联播对珠峰进行全球24小时直播的片头。张云勇委员亲身参与了这项工作,“4月20日,西藏联通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珠峰观景台和珠峰大本营一号营地5G信号全覆盖,在珠峰大本营网络覆盖36小时后,又成功在现场架设了5G直播摄像头等设备。”他和同事们正在努力把一个个设想转化成5G产品,满足大家对5G美好生活的向往。
“发展5G应从战略高度着眼,有为的政府、有效的市场一个都不能缺”,这是读书群中委员们的共识。刘利华委员说得好:我国在5G上取得的一些成绩和话语权是我国几代人、几十年艰苦努力、付出的结果。目前这些成果还是初步的,有些还是很脆弱的,存在许多短板,我们需要毫不放松地继续努力,否则,这难得的一点先机就会丧失。
有这样一句流行语:“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那么,5G的作用是不是被夸大了?孙来燕委员就提出,“凡事有利就有弊,如同有了网上交易后,许多大商场门可罗雀,5G将会带来的‘弊’是什么?”
展望5G时代,委员们在思考,也在为破解难题想办法。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