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履职|理论|人物|文化|健康|图片库
履职频道>> 全国政协

保产业链供应链及时必要 中国不会“掉链子”

2020-05-09 11:02:20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有话说
0

    5月6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45年前的这一天,中国与欧盟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中欧关系新篇章。当日,德国杜伊斯堡港务集团发布消息称,4月以来,占中欧全部铁路贸易30%以上的杜伊斯堡港平均每周约有50趟班列往返德中,已超过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每周35至40趟水平,创下杜伊斯堡港中欧班列运输量的新纪录。

    抗疫情、保运力,中欧班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运输速度比海运要快,运价比航空运输低。疫情之下,除了汽车配件、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和服装鞋帽等传统货物,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的运输需求也在增加。

    随着中国逐步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连接更多国家地区对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需求,“中国制造”在加速向“中国智造”转变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疫情导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暂时性阻断,考验着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韧性。作为这一链条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不仅没有掉链子,还成为“焊接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强调,此刻中央“六保”中专门提到保产业链供应链,及时而必要。

    线上不止是“宅经济”,还是“信心打卡地”

    “四川广元的草莓熟了”“做口罩用的熔喷布不够了”“有个汽车零件厂商没复工,差一个零件,汽车组装不起来了”……如果不是疫情,我们或许不会像今天这样,如此关注我们身边的经济活动,也未必会像今天这样,如此在意这些默默支撑日常生产生活的产业链、供应链,是否安好。

    也正是因为疫情暴发,有些生命线更不能断——从有序复工复产、支持线上经济,到全面复产达产、打造线上新供需,在抗疫同时,中国经济“突围”的实践一刻未停。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每天要阅读大量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推动中国经济优化发展的线索,已经成了他作为“责任委员”的一种习惯。

    在张连起看来,经此一疫,很多国家把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作为重大系统性风险应对战略。特别是拥有较长产业链或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国家,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国家干预”已经成为其稳经济和稳信心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不难看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本地化、区域化、链条缩短的趋势进一步加快。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领域正在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抗疫产业链供应链。

    “据我观察,国内一些地方尝试打造线上新供需、激发数字新动能,发动全球优质的工业品企业上‘云’在线,将销售和采购都放到网上。同时,工业产业链的复工达产,不仅可以让制造业更快恢复元气,对于消费提升也有加成作用。一些企业运用潮品首发、抖音直播等创新形式,希望尽快找到更多订单,通过平台锁定全年生产制造订单,打通被疫情中断的制造业供应链上下游,加快培育未来经济新增长点。比如:有的企业围绕各类生产设备、机械部件、电控电工、仪器仪表、仓储搬运、劳动防护等工业产品,以及近期作为企业复工复产重点关注的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面向制造业上下游企业,由工业品供应商给出优惠特价,让企业从中受益;有的企业以线上联动线下的模式推出工业品在线交易、在线金融、在线检测等应用场景,释放制造业消费潜力,营造数字化产业链生态圈,推动消费、生产良性循环,形成促进消费与扩大生产‘双发力’,保障供需精准对接。我觉得这都是有意义的。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我们把这两链夯实,不掉链子,才能让链条之上的其他参与者拨云见日,找到方向感。”张连起这样说。

    没有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在张连起看来,经此一疫,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将进一步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

    为使命而生,“新基建”走到台前

    受全球疫情影响,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速-6.8%。要引导经济走出阴霾,财税金融政策之外,我们还应做的就是为产业链、供应链搭建一个更稳且更快的基础设施,它的形态可能不再仅仅是道路和桥梁,还有数字技术托起的未来。

    “‘新基建’作为对冲经济下行的重要抓手,至少有三重能量:首先,‘新基建’将促进生产力提升,数字技术投资的平均回报是非数字技术投资的6.7倍,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数字经济的撬动比有望更高,‘新基建’有助于创造适合年轻劳动力工作岗位,大量年轻劳动力将投入新经济产业,促进新经济行业快速发展;其次,未来中国经济将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更是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的重要保障;另外,‘新基建’还是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技术和产品的自研能力的关键,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技术创新的有效路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表示。

    愿景美好,还要脚踏实地。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和《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互联网覆盖面61%,尚明显低于美国的76%、日本的85%。要提升覆盖率,加大对“新基建”的投资是绕不开的话题。而据初步估算,我国“新基建”投资今年可将达7500亿元,其中5G等网络设施投资将达3800亿元。截至今年2月底,5G基站开通16万个,有50个城市开启了大规模商用,5G用户1300万;预计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9%,对GDP增长的贡献将超过11%。

    从融合基础设施来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在不断提速,在智慧城市建设和行业智能化转型过程中,新的基础设施形态也正在形成。

    “综上,我们要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去看待‘新基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价值,也要充分意识到‘新基建’须更多依靠市场机制与企业行为,因此我建议,应加大开放基建投资领域的市场准入的力度、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提高投资有效性,遵循市场规律。”张云勇更看重的,是以精准定位“新基建”,有效“托举”产业链、供应链。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链上人要先做好自己的事

    “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个多链联动、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巩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有的优势,必须发挥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规模效应,而且要建立系统配套、运行有效的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体制机制。”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表示。在他看来,疫情凸显了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必须从战略全局着眼建立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有效机制乃至长效机制。

    为此,张占斌建议:

    一是建立宏观管理机制,加强战略谋划和战略管理,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的规制、标准与国际高标准规制相衔接,优化产业生产力重大布局的调整,实现产业链的全球部署,特别是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对外投资、关键技术转移、特定产品和服务输出、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制度和法律保障。

    二是建立协调服务机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实施宏观决策的部署和监管。不仅可以保障金融、能源、粮食、信息等重大领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还可以协调产业跨地区转移利益共享,畅通我国制造业转移的“内部消化”渠道,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承接转移的吸引力。同时积极参与产业链、供应链的国际合作,建立与国外政府部门的协作机制,积极发挥国内外商会、协会、基金会、咨询机构的作用,为企业提供精准的专业咨询、法律援助、技术支持。

    三是建立信息畅通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建立全覆盖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数据库和风险评估数据库,适时组织有关机构和专家对不同因素造成产业链不安全状况进行动态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等级,实行分级分类指导,为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制定防控决策和应急预案提供实施依据。

    “针对疫情,要优先保障在全球供应链中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恢复生产供应,提供精准的支持政策;要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增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应急能力和协同能力;要维护全球自由贸易规则,构建更加开放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价值链。”张占斌同时强调,我们必须抓住全球产业链调整变化的契机,在变化中求发展求突破,不断完善创新链、全产业链、供应链的创新,不断提高水平提高能力,以创新链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巩固,努力在螺旋上升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钟茂初看来,眼下,还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市场供需信号、价格信号,接续引导相关产业链条上的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达产。

    “就目前来看,我们要发挥政策组合效应,把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帮助企业提质增效、稳定发展等工作抓实抓好。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产业链缺失项目,延伸项目和升级项目的同时,针对不同产业链的特点,分类施策,全过程、全领域、全天候服务,推动企业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完善产业链,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谈及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时,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工商联副主席李青说。可见,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责任编辑:芸子]
注册 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