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政协全会聚焦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本报讯(记者 凌云)今年的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围绕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构架重庆文化旅游业。回望2019,政协委员们感慨万千,既为重庆“晒文化·晒风景”成为文旅营销、经济美学的创新范例而自豪,也为全市文旅融合步伐尚慢、质效不高而心怀隐忧。如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进一步促进二者和合共生?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期间,各界别和委员纷纷围绕如何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不负“诗和远方”出谋划策。
“全面提升我市旅游服务水平,打破不少网红景点迅速蹿红又迅速过气的怪圈!”1月13日的大会发言现场,马欣委员代表台盟界别疾呼,要借助“网红”景点平台,大力拓展和延伸旅游产业链,做强文化旅游特色品牌,推动旅游业与巴渝文化、红岩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等融合发展。
对于“两江四岸”旅游提升,民进界别委员也早有关注。大会发言中,罗挺委员代表民进界别提出,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以彰显山城江城特色为重点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部署,一体建设“两江重庆”都市核心大景区,系统规划设计多个主题的特色旅游线路,“对‘两江重庆’都市核心大景区进行差异化打造,形成文化形象的区隔,实现旅游体验的区分,打造城市名片。”
王巍委员在对重庆都市旅游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关于重庆都市旅游由“网红打卡点”向文化旅游延伸的思考。他说,重庆具有融都市文化、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民俗文化、移民文化、陪都文化等一体的城市文化景观,要深入挖掘城市文化资源,推出一批高质量高水准的演艺节目、展览活动和驻场演出等,不断提升旅游品质。
在曹华盛委员看来,探索公共文化资源与旅游的融合,是创新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他建议,搭建公共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聚合服务平台,由平台统筹,小范围内整合资源,建立旅游连线,大范围内聚合服务,注重差异化发展。
“躺在书本里和记忆里的文化符号,正是为重庆旅游提升品质注入文化魂的宝贵资源,需要综合施策加以开发和利用。”王弋委员呼吁,重庆主城尤其是渝中区有许多人文景点,既是珍贵的记忆符号,也是外地旅客最为关心关注的城市文脉。应将这些人文景点逐一梳理、挖掘和整理,在精和细上下功夫,然后进行相应的产品开发,打造独具人文特色的都市徒步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提升重庆都市旅游的美誉度和品质感。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